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

2016/05/10作者/徐李颖(倾城网特约编辑)来源/倾城网阅读人次/4388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在中国文化里,最能代表爱情、美人和理想世界的花儿,不是含羞的玫瑰,不是富贵的牡丹,不是幽居的兰花,也不是高洁的莲,而是桃花。那一树树灿烂的桃花,在人文的世界里,盛开了几千年。…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

在中国文化里,最能代表爱情、美人和理想世界的花儿,不是含羞的玫瑰,不是富贵的牡丹,不是幽居的兰花,也不是高洁的莲,而是桃花。那一树树灿烂的桃花,在人文的世界里,盛开了几千年。

中国人种植桃树的历史非常悠久,根据考古发现早在7500年前的新时期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和种植桃树了。桃树浑身是宝,桃子的果实不但能够食用,而且有益健康;桃仁可入药;桃木做成的剑可避邪、可驱魔;桃花更是极具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里就多处提到桃园、桃花。其中一首在婚礼上唱的赞歌《诗经·周南·桃夭》,更是以桃花为主角: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盛开的桃花啊,多么美丽娇艳。就像美丽的女子啊,将要成为新嫁娘。
盛开的桃花啊,即将结出果实。就像美丽的女子啊,即将嫁为人妇,养育儿女。
盛开的桃花啊,枝叶如此得繁盛茂密。就像美丽的女子啊,将为家庭带来美满和福气。

人间四月,桃花盛开,娇艳绚丽,像极了亭亭玉立的女子,她正处于适宜婚嫁的美好年华。她的美好、她的品德将为出嫁的家庭带来一片欣欣向荣;她会生育下一代,子孙满堂、硕果累累、兴旺发达。这是多么美好的祝愿,除了花朵艳丽、果实饱满的桃花,还有什么能够象征美好的婚姻和美丽的新娘呢?

以桃花喻美人,最著名的就是唐代诗人崔护那首《题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从此粉面桃花成为一个女子最动人的妆容。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

桃花之美,首先在于花色。春天一到,桃树未长叶先开花,颜色或红或粉,花瓣轻盈飘逸,迎风而舞,美不胜收。

桃花之美,还在于繁盛。桃花总是一树树地开,枝头的花朵挨挨挤挤,热闹繁盛,恣意张扬着蓬勃的生命力。
桃花之美,更在于孕育了无限的希望。桃花最早来报春,颗颗果实已经在孕育中,待夏秋之际,果实成熟,就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一个汁液饱满粉粉嫩嫩的桃子压低了树枝,看着就让人满心欢喜。

而现代被囚居于城市中的人,对自然的审美越来越疏远,现在城市流行种植樱花,赏樱花成为流行时尚,殊不知从文化审美上来说,樱花之美相较于桃花之美是单薄而逊色的:同样是先开花后长叶,繁花一树,明艳动人,樱花之美独独缺少了桃花的生命力和希望。待满树樱花片片飘零成泥,果不能食,甚至无果无子,一切生命和希望随春的离去统统消失。这样绝望的审美,哪里是我泱泱大国的传统主流审美观念呢。绝望处都有转机,暗夜里总有曙光,伤感时仍存有希望,这样积极向上坚韧不馁的精神才造就了中华文明的长流不息和总能绝处逢生的力量。可惜,懂得欣赏桃花之美的人越来越少了,实在令人惋惜。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则用桃花象征春色的延绵与世外天地的惊喜。深春四月,各花皆已盛极而衰,春色将去,令伤春之人无限惋惜。然而,漫步深山中,忽得瞧见寺庙内外被一片片生机勃勃的桃花围绕,繁花似锦,青烟袅绕,一副世外桃源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此诗是45岁的白居易(772—846年)于唐宪宗元和12年(公元817年)初夏作于江州。白居易在《大林寺序》中说,他与诸友17人一行游览庐山,登香炉峰,夜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

山中里的桃花与避世的寺庙,多么好的隐居修行之所,正象征了文人所追求的精神世界。当红尘中芳菲尽失,春色归去,还有山寺旁的桃花在迎风而笑。与其在红尘中为失去而痛苦,不如抛却凡尘来此山中,别有收获。山,是修行者的归宿;寺庙,是凡人的寄托;桃花,却是文人理想国的象征。

以桃花园寄寓理想国,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达到了顶峰。这个宁静美好的世外田园藏匿于一片桃花林后“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里的世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无论男女老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真是一个衣食丰足、人人平等、安居乐业的地方。

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知朝代更迭,那就是没有战乱之虞、没有失国之忧、没有生灵涂炭、没有流离失所。更重要的是,桃花源里没有统治者,没有奴役和压迫,没有权利和私欲,人人享受劳动,也享受生活。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我们心目当中的理想盛世,显然不是政治制度的产物,而是人性进步和进化的结果。可是,人性的进步和人间的桃花源是可以期待的吗?从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发展史来看,答案十分令人悲观。物质极大地丰富、科技飞速地发展,人类生活方式日新月异,可是我们比古人变得更高尚了吗?更无私了吗?更懂得节制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正因为桃花源在现实中的缺失,因为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历来有理想的文人便只能在文字里一次次勾画那片虚无缥缈的桃花胜景、世外桃源。即使一个普通人,也可能在不经意间恍惚失神,沉醉于脑中浮现的隐隐青山、艳艳春桃里,顿时生出即刻便要隐逸而去的念头来。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

对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与桃花源的仰慕和憧憬,在伟大的唐朝达到了另一个顶峰。不少诗人通过咏史、怀古、写景,表达了对武陵人的艳羡和对桃花源的深深向往之情。例如: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水流,怕有渔郎来问津。”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

秦系《山中赠耿拾遗湋兼两省故人》:“数片荷衣不蔽身,青山白鸟岂知贫。如今非是秦时世,更隐桃花亦笑人。”

刘商《题水洞二首》:“桃花流出武陵洞,梦想仙家云树春。今看水入洞中去,却是桃花源里人。”

李群玉《恼从兄》:“芳草萋萋新燕飞,芷汀南望雁书稀。武陵洞里寻春客,已被桃花迷不归。”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

桃花源中的避世情怀,与道家的隐逸修仙思想不谋而合,再加上传说故事里西王母蟠桃盛宴、麻姑仙桃献寿的故事,符合了道教长生不老的追求,于是桃花源也成了仙道的精神象征。有唐诗为证:

顾况《送李道士归桃花崦》:“人境年虚掷,仙源日未斜。羡君乘竹杖,辞我隐桃花。鸟去宁知路,云飞似忆家。莫愁客鬓改,自有紫河车。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师戏赠》:“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顾况《崦里桃花》:“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

到了元明时期,杂剧、小说兴起,文人创作更加接地气。为了迎合民间喜好,杂剧中出现桃花女的形象,将桃花拟人化为美丽动人的女子,成为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如元杂剧《碧桃花》、《桃花女》、《城南柳》;明代孟称舜的《桃花人面》(根据崔护诗改编)、明代杂剧《桃符记》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桃花女》,原名《七星官增寿延彭祖,桃花女斗法嫁周公》,讲述桃花女与周公斗法的故事。作者王晔,元代后期的作家。清代无名氏在此剧基础上进一步创作了四卷十六回的中篇小说《桃花女阴阳斗传》,情节更加丰富,人物桃花女、周公、彭祖等更具有艺术典型性。

从明清至今,桃花女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但是,桃花却逐渐从仙人雅境跌落凡间,被越来越多地打上了情色、暧昧、风尘的标签,令人扼腕叹息。幸好世间还有金庸这样的大家,没有遗忘桃花源的本色,在江湖之外、东海之上用妙笔建了一座“桃花岛”,成为我们最喜爱的神仙眷侣郭靖黄蓉的归隐之所。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
 

桃花诗中知名度最高的,除了崔护那首《题城南庄》,就数明代才子唐寅(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唐寅特别喜欢桃花,曾自称桃花庵主,书画作品中常常出现桃花,可谓爱桃如痴。美丽仙逸的桃花正是唐寅思想情感的寄托和载体。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1470-1524年),才华旷世,狂放不羁,青年时代就不怎么热心功名。1498年他考得乡试第一,但在第二年的会试中受人所累而下狱,从此厌恶官场、鄙薄功名、绝意仕途。其举止风流旷达,足迹遍及华中、江南诸山,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1509年,他在苏州城北筑室桃花坞,常与文人墨客高谈聚饮,并专注于绘画创作,其作品多以古代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为主。

唐寅以风流才子自居,自然有才子的习性、才子的雅好:好美酒销魂,好美人芳姿,更好自由的灵魂。

唐寅这样的才子看似日日风花雪月、嬉笑怒骂、放荡不羁,其实内心装满了苦闷和无奈。有真才实学者大多清高倨傲,且敏感细腻,对人世有着深刻的洞察。红尘俗世就是一滩浑水,能放下身段同流合污的人,轻易地就能坐享荣华;而洁身自好、厌恶浊世者,自然无所容身,饱受排斥和屈辱。唐寅宁愿醉死花下,也不愿意鞠躬车马前巴结权贵往上爬;宁愿自己种花买酒忍受贫贱,也不愿用自由换取富贵。百年之后人人平等,与其在人世间做物质和虚名的奴隶,不如与花酒相伴,潇洒而过,倒也不必委屈了自己的心。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
 

中国文人文化审美在进入宋明之后,风格出现了极大的转折,从热烈浓艳、生机勃勃,转为素淡清冷、淡泊拘谨。牡丹、桃花、芍药的地位逐渐被梅兰竹菊所取代。幸而清代初期的作家孔尚任所创作的剧本《桃花扇》,不但用桃花比喻美丽的女子、伟大的爱情,更歌颂了女子的坚贞气节和伟大情操,使得中国古代历史上对桃花的审美画上了一个完美而浓重的句点。

《桃花扇》以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绝色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述了南明灭亡的历史,以春秋笔法,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孔尚任经过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才完成这部传奇剧本,他也因此被康熙罢了官。

在这部以明朝灭亡为背景的戏剧里,桃花扇本是复社文人侯方域赠送给秦淮名妓李香君的一把题诗绢扇,扇上有诗:“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

后家国有难,侯方域受到迫害远离南京。李香君遭遇反派人物逼婚,她以死抗婚,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在血扇中画出了一树桃花。这柄以李香君的鲜血画出的桃花扇具有了不一般的意义。之后,社会动荡,二人历经波折。

关于他们的结局,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其一是李香君因劳累奔波,再加上思念侯方域,一病不起。李香君弥留之际,剪下一绺青丝绑在比她生命还珍贵的桃花扇上,请好友转交给侯方域,并留下遗言说:“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侯方域得到消息,立刻启程,赶往苏州。可惜,当他来到时,李香君已于前夜香消玉损。其二是李香君成为了侯方域的小妾。其三是二人在栖霞山出家修道。无论哪一种结局,对于李香君来说,都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

本剧的“桃花”有着多重寓意:以桃花的美艳比喻李香君的艳压群芳、温柔美丽、多才多艺;扇上“桃花”更是李香君用鲜血所捍卫的忠贞爱情;桃花也代表着李香君和侯方域共同的奋斗目标:复国复家,他们的爱情正是建立在对民族大义的共同认识之上的。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

李香君虽然是从小在青楼长大的歌妓,但与之交往的多是复社领袖,他们的进步思想和民族情怀深深地影响着她。李香君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蔑视权贵,深明大义,爱憎分明;而在个人爱情上坚定果决,忠贞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香君的形象,突破了文人们对女人容貌身姿歌喉的迷恋与歌颂,在国破家亡的大背景中,将其形象提升到家国大义的层面,用来反衬那些毫无气节、见利忘义、苟且偷生的文人儒士们,乃至于后人不由得感慨“青楼皆为义气妓,英雄尽是屠狗辈。”

据说林语堂最为欣赏的女性中就有李香君。他用重金购得李香君画像一副,挂在书房中,并题诗一首以表达仰慕之情。其中首四句曰:“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

瞧,那片山林中有一从粉嫩的桃花正在恣意绽放,春风吹过,飘然若仙。让我们悄悄地移步而去,或许会在桃花林中看到一间庄严静谧的庙宇,或许有逍遥自在的仙人在树下饮酒,又或许有几个粉面桃花的妙龄女子在花从间嬉戏。如果运气好,在一树树繁花遮掩下,你会发现一条小溪,溪上飘满粉红的花瓣,缘溪而上,忽遇一山阻隔,山下有洞,洞中有光,循着光走进去,你恍然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作者:徐李颖,历史学博士,倾城网特约编辑,倾城网旗袍爱好者段位:九段。在新加坡从事华人庙宇与道教研究。

63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