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袍文化研究]
				人淡如菊
								[旗袍文化研究]
				人淡如菊
				唐人司空图在《诗品.典雅》篇中写道:“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人淡如菊“是诗的境界,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境界?只是往往因时而异,为人所误。纤柔善良如阮玲玉,只因所托非淑,以至走投无路。她饰演的角色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女性挣脱命运的桎梏…
2015-09-25 [旗袍文化研究]
				不管什么广告,只要有美女,就是好广告!
								[旗袍文化研究]
				不管什么广告,只要有美女,就是好广告!
				哈德门香烟广告,倪耕野绘。倪耕野画美女,讲究强烈的明暗对比,四肢均刻画得比较细致和立体,而且用色较浓,特别是眼角部分用炭精粉擦得比较重,使美女有含情脉脉的独特神韵。…
2015-09-25 [旗袍文化研究]
				影星陈云裳
								[旗袍文化研究]
				影星陈云裳
				《影星陈云裳》图,穉英画室绘。画面右上方有陈云裳亲手书写“用阴丹士林色布裁制各种服装可以增加美丽,陈云裳”字样,增加了广告的真实性。同时这也标志着,女明星不再认为自己的形象被画上月份牌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2015-09-25 [旗袍文化研究]
				韩娥鬻歌─姚莉
								[旗袍文化研究]
				韩娥鬻歌─姚莉
				姚莉一身黑色毛衣镶着金丝线,大大的黑眼镜下藏着昔日歌台舞榭的锋芒,颈项年环总带着珍珠,圆润的彩珠让眼前这一把镶金嵌玉的嗓子永恒不老! …
2015-09-24 [旗袍文化研究]
				革命宣传画中的一朵耀眼无名的花——上海月份牌画家们
								[旗袍文化研究]
				革命宣传画中的一朵耀眼无名的花——上海月份牌画家们
				照片式轻柔的擦抹加上柔美透明的水彩的晕染,利用了当时大上海流行的各种东方形的美女明星作为模特儿,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白玉般的大腿和手臂隐藏在旗袍这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洋房花园,舞池霓虹,代表着当时大上海的时髦生活品味…
2015-09-24 [旗袍文化研究]
				蒋燕燕:我的外公郑曼陀
								[旗袍文化研究]
				蒋燕燕:我的外公郑曼陀
				“我的外公是个自由职业者,是擦笔画第一人。他画的月份牌和广告画,当时在民间颇有名气。外公思想开通,有个性,虽然靠画画维持一家的生计,但是他绝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趋附权贵,不为钱作假画,一家人和谐自由。”…
2015-09-24 [旗袍文化研究]
				老月份牌广告画回眸百年岁月
								[旗袍文化研究]
				老月份牌广告画回眸百年岁月
				1914年擦笔水彩画技法开创者郑曼陀的首张“月份牌”广告画面世,距今整100年。擦笔画技法创作的“月份牌”很快成为应用最广、影响最大、风格最典型的“月份牌”绘画技法…
2015-09-24 [旗袍文化研究]
				二、三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月份牌画家:杭穉英
								[旗袍文化研究]
				二、三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月份牌画家:杭穉英
				杭穉英的美术作品色彩艳丽,视觉效果极佳,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他的广告画中,既有时尚打扮的美女,也有穿长衫旗袍传统服装的青年,但是总给人以东方神韵的愉悦感,人见人爱。《西湖美女泛舟图》即是较有典型性的一张…
2015-07-15 [旗袍文化研究]
				民国烟画上的“新女性”
								[旗袍文化研究]
				民国烟画上的“新女性”
				民国女性,从释放天乳到露透为尚;从穿上旗袍到一身曲线;从剪发齐眉到烫头之风。这不仅直面呈现出了民国女性形象的变化过程,更侧面描绘出社会挣脱传统礼制枷锁的过程…
2015-07-14 [旗袍文化研究]
				香烟牌子上的仕女
								[旗袍文化研究]
				香烟牌子上的仕女
				清末时期满族女性流行用真发和假发夹杂梳成的高髻,比较常见的是一种形似扇面像牌楼的硬壳造型,名为“大拉翅”。另外,还有一种将头发均分成两边,修剪成两个尖角,名为“两把头”。后来又流行起类似汉族女性的“平头”发式,就是将发髻梳成扁平状,俗称“一字头”…
2015-07-14美国旧金山时间5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母亲节庆祝活动“孝行天下,感恩母爱”—旗风堂线上欢乐汇成功举办。百位旗袍母亲齐聚线上,共襄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