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媳妇的美好宣言》收官 观众审“媳”疲劳

2012/11/27作者/林艳雯 金承舟来源/上海青年报阅读人次/536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继《媳妇的美好时代》大火荧屏后,媳妇剧一度成为荧屏宠儿。前晚,金牌编剧王丽萍的新作《媳妇的美好宣言》正式收官,这部剧从收视率来看,虽也是前五名,但是比起最初更高的预期略有差距。…

《媳妇的美好宣言》收官 观众审“媳”疲劳

  媳妇剧的 “美好时代”就此终结?
  作为《媳妇的美好时代》的续篇,新作《媳妇的美好宣言》延续了王丽萍《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媳妇剧”的人群定位和故事风格。
  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媳妇的美好宣言》巧妙地脱离了近年来在荧屏上泛滥成灾的“恶婆婆斗媳妇”、“婆媳拔河较量”等老套主题,而是走温馨路线。在《媳妇的美好宣言》开播之前就有业内人士为记者分析,该剧将会是婆媳剧的一次“突围”。更是有许多影评人预言,该剧能在家庭伦理剧大战中异军突起,获得成功。
  不过,有点出人意料的是,在开播前被业内普遍看好的情势之下,《媳妇的美好宣言》在三大卫视同步开播之后却遭遇了收视的瓶颈。据统计,在开播当天,该剧的收视率为0.691,全国排名第四;而在之后的几天,该剧的收视率始终在四五位徘徊。尽管成绩不差,但离预期目标却有点距离。“宣言”虽然“美丽”,但是“突围”不算太成功。
  “媳妇剧之母”也难救收视
  在众多书写婆媳故事的编剧中,王丽萍称得上是“婆媳剧之母”。从早期的《婆婆媳妇和小姑》到《我的美丽人生》再到前段时间大放异彩的《媳妇的美好时代》,王丽萍的婆媳剧一度逢播必火。
  《媳妇的美好时代》开创了媳妇剧的“美好时代”,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媳妇剧成为了电视荧屏上的主菜。
  开创了婆媳剧时代的王丽萍对于许多制片方来说一直都是收视保障。而此番这位金牌编剧新作的收视却仅仅差强人意,着实令人费解。对此王丽萍本人也在近期的微博上坦言,在该剧开播时,自己的确也恐慌过。
  就今年一年来看,讲述婆媳关系的剧不胜枚举:《媳妇是怎样炼成的》、《婆婆也是妈》、《婆媳拼图》、《别样幸福》、《小麦进城》……回看这些婆媳剧的收视,真正能杀出重围的婆媳剧也是少之又少。相比之下,王丽萍的《媳妇的美好宣言》的收视成绩已经算是它们中凤毛麟角般的存在了。
  业内建言媳妇剧也该学学美剧
  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和专家时,他们普遍认为“媳妇剧”的收视出现萎缩其实是类型剧收视所必然经历的一个正常波动期。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解释道:“这种很有针对性的剧种,雷同相似度太高。”而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葛颖也认为观众的审美疲劳是造成“媳妇剧”进入瓶颈期的重要原因:“类型剧收视率的上升和下滑是一个规律性现象。因为同题材的电视剧太多了,观众就会产生审美疲劳。”
  不过,两位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也都一致认为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是正常规律性状况。“媳妇剧即便是拍成模式化了,依然有诸如家庭主妇等一部分固定的收视人群,所以即便收视有所下降,也依然是比较平稳的。”
  石川认为,正是因为媳妇剧天然有一种和现实生活的贴近性、亲密性,因而需要编剧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发现当下的新命题。葛颖建议,剧本的创作者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去重新体验和观察生活,等有了更深的感悟再来创作可能会有所创新和突破。
  制片人杜闻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媳妇剧转战地面台会更有市场:“卫视的观众偏男性,偏时尚,可能会更爱看都市剧,而地面台的观众,偏女性,年龄偏大,因此媳妇剧在地面台仍然有看头。”
  另外,葛颖也建议国内的编剧在创作中借鉴国外的一些创意和方法,他认为虽然国情有所差异,但编剧们对于生活的发现是美剧能够不断被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的重要动力,这点同样适用于中国的电视剧产业,“这点上,我们的编剧应当向美剧看齐。”
63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