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陈云裳:云想衣裳花想容的“一代影后”

2011/11/30阅读人次/10392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陈云裳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艺坛上一颗耀眼夺目的明星;艺术界不可多得的奇才,闻名遐迩。她14岁开始投身影艺圈,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后在香港和上海主演了34部粤语片、23部国语片、57部大片,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在当时中国影坛上,是空前绝后的,她被誉为“中国…

陈云裳:云想衣裳花想容的“一代影后”

被誉为“中国一代影后”的陈云裳

  陈云裳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艺坛上一颗耀眼夺目的明星;艺术界不可多得的奇才,闻名遐迩。她14岁开始投身影艺圈,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后在香港和上海主演了34部粤语片、23部国语片、57部大片,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在当时中国影坛上,是空前绝后的,她被誉为“中国一代影后”。但却很少人知道,这位影后的童年时期是在广州西关度过的,西关是培养她成才的沃土,易剑泉先生是培育她成才的恩师。

  陈云裳,原名陈民强,祖籍广东台山,1921年11月3日出生于香港。父亲陈祖耀在政界谋职,满腹经纶,能吟诗作对。母亲姓金,生于书香门第,其父亲从事教育工作,伯父曾任教育厅长。民强自小聪明伶俐,甚得父母欢。不久,他们一家三口便搬回老家广州,在西关多宝路住了下来。民强自小受到母亲严格的教育,学识字,每天10个。5岁她便进广州十小读书。后转学到市立六小。在一次准备全校的游艺会,选拨节目中,专科教员陈先生独具慧眼,发现了她的独特的艺术潜质,加以精心的培育和引导。陈民强有一副很好的歌喉,跳舞又有上佳的表现。课余还参加了白话剧社,成为该社的台柱演员。

  六小毕业后,陈民强进入女子师范学校就读,完成功课之余,她更醉心于唱歌和舞蹈。西关民间艺人的街头弹唱,其淳朴美妙的歌声,深深吸引了她的心;在戏院观看歌舞团载歌载舞的表演,也让她耳目一新。她暗下决心,勤学苦练,学习狐步,快狐步、华尔兹等基本步法,以及演唱技艺,做一个能歌善舞的人。在一次学校的游艺会上,陈民强的出色表演,令台下掌声雷动,且引来台下一位观众——大新公司蔡昌经理的注意,当即邀请她有空到他的公司表演。同样,陈民强在大新公司的演出,每一次都受到观众的好评和欢迎。这使民强倍受鼓舞,使她对歌舞表演的兴趣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

  真正令陈民强的人生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是她在当时的一次偶然机会,遇上一位好老师——易剑泉先生,经这位著名音乐家的引导、培育,而逐步使她走入艺术殿堂的。这时间大约是她8、9岁时,她们一家从西关迁往光孝路居住,在距她家不远的瑞兴新街,住着一位从事外交工作的朱兆莘,他是其父陈祖耀的好朋友,两家过往甚密。因此,陈民强便常往其朱伯伯家跑。在那里,她认识了二位老师,一个是朱先生的外甥媳妇——一位会讲一口流利汉语,并且对舞蹈有颇深造诣的西洋美人;另一位就是艺术界颇有影响的“西关素社”创办人易剑泉先生。洋小姐十分赏识陈民强的聪明、伶俐和漂亮,和她对跳舞的痴迷,愿意无条件地教授她舞艺,使民强的舞艺日渐精进。易剑泉先生则是一位新旧学兼优的大学者和艺术家。他对音乐、戏剧、绘画均有深湛的研究。

  一次,民强在朱兆莘先生的生日宴中,有几位熟知她的人突然提议要她当场表演歌舞助兴。她一连演出几个节目而引来在场的易剑泉先生的慧眼识才,觉得她“是名难得的好苗子”。民强小小年纪,却有如此深厚的艺术潜质,令易先生激动和击节赞叹!在朱兆莘的热心引荐下,民强正式成为易剑泉的“入室弟子”。名份虽是师徒,但易先生却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样看待。一面悉心教导她各种技艺,一面向她灌输道德修养。使她认识到:一个真正的优秀艺术家,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文雅的修养。

  课余他常向民强讲述这些道理,民强永远铭记着易老师对她说过的一番话:“我对你唯一的希望是要你成为未来的中国典型艺术家。可是典型的艺术家,是要什么都比别人强的:做到生活要刻苦,心地要善良,待人要诚恳,胸怀要远大,意志要坚强,品行要纯洁,态度要端正,不然不足以体现一个艺术家的神圣使命,不配享有艺术家这一称号,也不可能拥有艺术家风范的。”从而使陈民强牢牢地确立了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为了让陈民强全面发展,易先生还特地带她到画家徐悲鸿学习绘画,和诗人、剧作家欧阳予倩学习诗作。通过各种艺术的学习,陶冶她的身心,开阔她的视野,增长她的才干。陈民强在易先生的精心培育下,很快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她加入“素社”后,成了一位婷婷玉立、气质超群的小姑娘。她不仅会国语、昆曲、京戏、粤剧、唱歌、跳舞,还学会了游泳、骑马、书画、手工艺术,全社上下,无不夸赞,羡慕她的卓越的艺术才华。

  1933年,民强12岁,“素社”在易剑泉先生的苦心经营下,拥有相当规模,人才辈出。民强更是技艺精进,气质超群。她的眉毛淡如疏月,微微上斜,一双清澈明亮的眼晴,透着光芒,娇俏玲珑的鼻子,端正而微尖,鹅蛋形的脸庞显得轮廓分明,常堆满笑靥,再加上红唇皓齿,及那温柔谦和的神志,令人顿生赞叹和羡慕。这年元宵节的“素社”春灯会,民强制作的八角灯,以其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造型和精心制作而推为参展作品的首选,引得许多人的驻足品评,齐声向易先生道贺。晚上民强登台表演京剧《霸王别姬》、昆剧《员娥剌虎》和舞剧《春思》,都令台下掌声雷动,欢呼雀跃。民强谢了好几次幕才退出舞台。

  易先生看着她仿如天仙般的神态,忽然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揽露华浓。”建议她改名为“云裳”,与她美丽相匹配。从此陈民强便改名为“陈云裳”。“素社”在大家努力下,其游艺部很快便成为广州剧艺的中心,其剧艺和音乐与云裳的艺术成就一样突飞猛进。到1935年,云裳十四岁时,其艺术名声在广东艺术界已十分闻名,其才艺令无数人倾倒。当时以整理国乐、改良剧艺的艺术机构——广东省民众教育馆在那年夏天也特聘她馆里的导师,到那里传道、授业、解惑,并有多家电影公司邀其拍摄电影。

  云裳当时在“素社”,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戏曲上面,对于拍摄电影,她只是偶尔去试一试。结果,她发现在电影方面的天赋却更大,更适合于自己才华的发挥。她认为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能更加贴近大众。这使她陷入深深的为难矛盾之中:一方面她对培育自己的“素社”和恩师易剑泉怀有深厚的感情,若离开剧社,又怕伤了“素社”及恩师的心;不演电影,她就将失去自己最具前途的艺术门类的发展机会,失掉自己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她天生丽质,身材窈窕风韵初绽,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在电影镜头下那风姿焯约的神志,都说明了她是天造地设的好材料。她曾向易剑泉老师诉说了自己的心声,并征求他的意见。易老师认为她的剧艺工作还未完成,可以暂缓一缓,等待时机更成熟时再决定。不久,机会终于来到了她的面前。在一次慈善公演会上,香港电影界的一位杰出导演苏怡发现了她,几经周折找到了她,试邀她去香港拍摄他筹拍的影片《新青年》,任女主角,至此,她“一炮走红”。该片上映轰动一时,十分卖座,陈云裳的名字也不胫而走。

  之后,邀她拍片的公司接踵而至。首先是大观公司请她拍《花开富贵》,以及《十二金钗》、《天下为公》。在最忙时,她甚至同时接拍六部电影:汤晓丹导演的《花开富贵》、霍烈的《天下为公》、姜白谷的《荒岛沉冤》、苏怡的《做人难》、黄晓初的《翠亨村》和《铁将军》。从此之后,陈云裳便告别了她孩提时代居住的西关荔枝湾、告别培育她艺术上成长的“素社”及恩师易剑泉先生,揭开了她从影事业史中最灿烂辉煌的一页。  

106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