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百年旗袍 难返平常衣巷

2012/07/25作者/程凤 丁燕 来源/湖北日报阅读人次/2903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难学像;等到学得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这是上世纪30年代流传于上海的一段歌谣,道尽上海的流行时尚变化多端。…
  昨日,正在武汉市博物馆举办的“百年海派旗袍展”吸引不少武汉人关注。近来,网络名人“芙蓉姐姐”也以一袭大红旗袍为己庆生,引来网友围观。然而,旗袍虽在T台和荧幕等场所备受青睐,“大众味”却缺了几分。
  百年旗袍异彩纷呈
  “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难学像;等到学得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这是上世纪30年代流传于上海的一段歌谣,道尽上海的流行时尚变化多端。
  脱胎于满清旗人之服的海派旗袍,也依葫芦画瓢,“变”得不亦乐乎。色泽或素或浓,衣袖或窄或宽,线条或紧或松,衣领或高或低,自上世纪20年代兴起后,一路领跑时尚,在三四十年代风靡南北。虽一度因“不爱女装爱红装”而“退隐江湖”,但如今,“变”字诀又让旗袍重返时尚舞台。
  上海东华大学教授包铭新称,旗袍顽强的生命力使其能流传至今。“这种生命力,源于因时而变,又能变得恰到好处。拉链、胸省、腰省、暗扣、皮毛、化纤等新元素都能被纳入其中,却也不损旗袍气质一分。”
  “变”字诀何以失效
  奥运圣火采集仪式上章子怡的绣龙旗袍,十三位身着旗袍的金陵姝女,2011路易威登巴黎时装秀上的黑色盘扣旗袍,似乎都暗示着旗袍的强势回归。
 
  不过与寻常的日韩风、英伦风对比,这股“旗袍风”似乎仅限于正式场合与小圈子内。2010年下决心买了一件旗袍的杨佳鑫,2年内仅在正式场合穿过3次。“平时穿太扎眼了,不自在。”
  旗袍能变、善变,却为何没能再次走进大街小巷?
  少则2000元的成本费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张岚介绍,旗袍从布料到配饰、款式,都要从顾客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烘托出个人品味和气度。重返江湖的旗袍,走上了定制路线。繁琐而精致的程序,让其成本超出了一般人的承受范围。
  多样化的穿衣选择也让旗袍即使有心重返也无力回天。武汉文史研究馆的严昌洪称,旗袍不再是大家唯一选择,面对“怎么舒服怎么来”的生活习惯,旗袍的“正规”让其略为减色。
  不是所有人穿旗袍都有韵味的,有专家说,穿了旗袍,一颦一笑,抬臂走步,皆有章法。要有内秀,现在社会这样的女孩子比较少。
65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