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旧上海舞女华服背后的辛酸

2012/09/27作者/李伟长阅读人次/35913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上海舞女的生活其实也是表面风光,底下辛酸。虽然收益不错,但舞厅抽走一部分,舞女大班(就是一些黑道帮派以保护为由,收取费用)拿走一些,做舞女还得有行头,比如旗袍、丝袜、首饰等等,都是需要钱的,剩下的也就不多。这还是很有姿色的舞女,要是姿色平庸的,生计都成问…

有一本书《1948年:上海舞潮案》,作者马军先生,引用豆瓣书介——是对发生于半个世纪前的一起政治事件——上海舞潮案的考察。事件的起因是,1947年9月国民政府为“戡乱建国”而“节约消费”颁布了在全国禁止营业性舞厅的法令,由此引发上海舞业空前震荡,社会反应强烈。1948年1月31日下午,鉴于市社会局提前抽签,并单方面完成禁舞部署,舞业从业人员集队前往请愿,局长吴开先拒不接见。愤怒之下,舞业方面群起捣毁了社会局办公大楼,事发后,约400名舞女被警局羁押,半年后数名舞女被叛徒刑,政府也被迫收回成命,轰动一时的舞潮案至此平息。

旧上海舞女华服背后的辛酸

书是研究性著作,涉及很多数据,挺有意思的一个角度,本文不打算就此书做评论,想就书中涉及到的一个职业——舞女,也就是老上海的舞女这一职业,做个简单的概括,以便让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很多人就以为舞女就是妓女,这是偏见,很不准确。舞女身上有很多传奇,也有很多辛酸。

舞女是舞厅不断发展的衍生品,最初非营业性的舞厅是需要自带舞伴的,没有职业舞女。到了营业性的舞厅出现后,舞女这个职业就应运而生。百乐门订立制度,规定舞女须进行考核,持有百乐门签发的陪舞证方能进入陪舞,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舞女、舞客的安全和利益。

最初舞女多是外国女子,中国女性很少,一般有白俄没落的贵族女子流落在上海,也有东洋女性,当时“新华舞场”里的舞女就全部是外国人。到了后来,随着舞厅越来越多,对舞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舞女才开始出现在上海滩各个舞厅,数量最多时据说有近三千人,占总数的90%。这个数据未必很准确,但从中也反映了当时上海舞厅业的发展规模。

中国女子加入舞女行列,除了舞厅业的客观需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国民党政府禁止娼妓,有很多妓女无以为生,转而就成为了舞女,明为伴舞,暗地里依然做皮肉生意,很多舞厅也就成了声色场所。这也就是为什么上海舞女名声不好的缘故。在1948年的时候,上海政府为此推行了全面禁舞的政策,以此打击娼妓业。

当时的舞场,除个别红舞女外,众多的舞女都是为生活所迫才抛头露面,这些收入微薄的舞女家庭负担都较重,在经济崩溃的形势下,这无异于将舞女及舞场就业人员和他们的家属推到死路上去,结果引发了舞女示威静坐,几千舞女集中集会抗议,还与警察起了冲突,引发了流血事件,就是历史上的“上海舞潮案”。没有过多久,上海解放了,舞女才最终消失。

上海舞女的生活其实也是表面风光,底下辛酸。虽然收益不错,但舞厅抽走一部分,舞女大班(就是一些黑道帮派以保护为由,收取费用)拿走一些,做舞女还得有行头,比如旗袍、丝袜、首饰等等,都是需要钱的,剩下的也就不多。这还是很有姿色的舞女,要是姿色平庸的,生计都成问题。

舞女的身份也分红舞女和普通舞女,红舞女的生活当然要好很多,她们多是富贵达人的情人。当时有很多文艺家用笔写出了她们的生活状态。著名剧作家曹禺的名剧《日出》,就是以百乐门舞场舞女为范本而写成的,这已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不朽的名篇。时任上海剧艺社编剧的著名作家于伶也以舞女生活为素材,创作了反映孤岛时期舞女悲惨遭遇的剧本《花溅泪》,影响很大。

关于舞女,有不少故事,至今为人乐道的是一个叫做陈曼丽的女子。她色艺双全,艳名最盛,不但人长得仪态万方,还会唱京剧,多少人为之倾倒,拜倒在她的红裙之下。最终成为了当时银行家刘晦之的情人,刘晦之追求她真是下了血本,金银珠宝送了不少,极力捧她。后来陈曼丽被感动了,两人住在了一起,刘晦之极力劝说她不要再去做舞女。可自由惯了的陈曼丽并不愿意做一只关在屋里的金丝雀,依然在百乐门重操旧业。

虽然身为舞女,但陈曼丽却很有民族骨气。抗日战争期间,很多艺人就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最有名的当然是梅兰芳博士蓄须明志。深明大义的陈曼丽也拒绝为日本军官陪舞,最后被人暗杀在舞池里。至于是谁杀的,有说是日本人恼羞成怒把她暗杀了,有的说是情杀,至今还是一个悬案。

18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